又逢蒸釀時,酒香依舊否
又是一年蒸釀時,釀酒成了眼下河源農(nóng)村最熱門的話題。小雪已過,槎城依舊炎熱,如過初夏,然擋不住農(nóng)人釀酒的熱情。踏訪河源鄉(xiāng)間,不時可見柴火烘焙炙酒景象。家釀美酒,一直深受人們喜愛。一碗濁酒,多少往事涌上心頭,遠在異國的華僑更贊其“赤稠的酒水如同玉液瓊漿,入口醇香,仍是當(dāng)年母親釀造的味道。那么多年過去了,鄉(xiāng)情似酒一樣,越放越濃”。
一
客家人好酒更好客,有親戚朋友到來,多以家釀米酒相待,且多用錫制酒壺裝之。家釀米酒也稱“水酒”,如是初開壇提取的酒,稱之為 “酒娘”,這種“酒娘”醇香、爽口,度數(shù)不高,然后勁猛,易醉人。一壺酒三斤,多喝到一半時,賓主雙方,酒意微微,臉上放光,五臟六腑似溫水沐過,暖烘烘、熱融融的,飄飄然然有一種說不出的愜意。
“何以解憂,唯有杜康!”酒,多是古代仁人志士解悶之“良藥”,一杯美酒下肚,多少愁苦隨之而去。若說飲者之樂,當(dāng)推唐柳宗元的《飲酒》一詩“盡醉無復(fù)辭,偃臥有芳蓀。彼哉晉楚富,此道未必存”。宋秦觀醉后更是發(fā)出“醉鄉(xiāng)廣大人間小”之感概,贏得一眾飲者共鳴。
二
大凡說起酒,提到青島,很多人會想到青島啤酒。而提起河源,不用多說,多數(shù)會想到黃酒,也就是客家娘酒。在我市農(nóng)村,家家戶戶幾乎都精熟于釀制用糯米發(fā)酵而成的 “客家娘酒”,村頭村尾少不了酒甕、酒缸,曬在庭前院后。
客家民俗有云:無茶不成禮、無酒不成席、無茶無酒不成俗。河源客家娘酒有名,與客家人重視傳統(tǒng)禮儀有關(guān),請客做酒也是名目繁多。孩子出生三天做“三朝酒”、滿月做“滿月酒”、百日做“百日酒”、周歲做“過周酒”;槿ⅲ蟹交槎Y頭一天要做“暖房酒”、當(dāng)天要做“熱房酒”、翌日要做“謝客酒”;女方要做 “暖轎酒”,又稱“嫁女酒”,坊間有 “嫁女酒,隨轎走”的說法。新房落成做“出水酒”、喬遷做“進伙酒”。學(xué)徒入門做“拜師酒”、出師做“出師酒”等。產(chǎn)婦生孩子后更要吃足一個月的“雞酒”,以滋補身體。每逢這些時節(jié),村人無不齊聚痛飲,就連婦孺老幼也會小酌幾口。
三
舊時,客家娘酒技藝,多由民間授受,其釀造好壞,往往體現(xiàn)了客家婦女的心靈手巧與能干程度。鄉(xiāng)間有云,釀酒做豆腐,無人敢稱老師傅。即便做了幾十年的黃酒師傅也一點不敢大意,而客家婦女們則喜 “斗手藝”,如果誰家的酒做酸了,定會遭到村人笑話。
最近出版的《河源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記載了連平縣原始的客家娘酒技法。清雍正八年《連平州記》載,冬至五鼓取溪泉水作酒,“曰暑不變味”,可以長久保存。釀制工序有八道,先是將糯米洗凈浸透,后將糯米置飯甑內(nèi)蒸熟,倒至磨籃上攤冷,將“酒餅”研碎散撒在熟飯上拌勻,盛入壇中,中央挖一“井眼”,加蓋并保溫3 至5 天,即見“井眼”中滲出酒釀液,過濾后,再加火炭煨熱,置于陰涼處保存,歷久彌香,經(jīng)久不壞。不過,隨著熟知釀酒工藝的老一輩人的故去,釀酒工藝也面臨著青黃不接的境況。
四
泉香而酒冽,水乃酒之血。造好酒,水必不可少。憑借好山好水好森林,河源已摘取“客家黃酒之都”稱號,“中國客家黃酒生產(chǎn)基地” 在上周已奠基,這邁出了第一步。然酒雖好,名氣尚顯不夠,臺灣、四川等客家聚集地,難見我市客家黃酒品牌。要想在名酒林立的國內(nèi)市場,分“一杯羹”,更是有待時日。
一條赤水河,讓茅臺、郎酒、瀘州老窖名揚已久,然這名氣也絕非一朝一夕可成,旦夕可就,這里面有自然和文化等多種因素相互交織而成,也絕非單一因為獨一無二之赤水河。試問河源客家黃酒,以何而立足,以萬綠湖一流水,以湖畔糧食味醇,還是以其釀造秘方,抑或三者并立?
法國波爾多河塑造了一個葡萄酒的神話,而熔鑄了無數(shù)真實和虛幻故事的萬綠湖,能否也造就一個客家黃酒的神話,究竟如何?唯拭目以待。不過,當(dāng)萬綠湖一湖好水給人們帶來幸福滿足的時候,惟愿湖邊的每一個人也能回報它平靜和安寧,讓那美麗的湖水永不消退。
酒入愁腸,人已先醉,恍恍惚惚中,依稀記得清代河源進士江紹儀《贈內(nèi)》詩云:“許多奇字從頭問,可有家藏斗酒無”。
張 濤
熱點圖片
- 頭條新聞
- 新聞推薦
最新專題
- 酷暑時節(jié),下水游泳戲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傷亡事件易發(fā)高發(fā)季節(jié)。近日,記者走訪發(fā)現(xiàn),雖然市區(qū)河湖周邊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開的危險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為嚴(yán)防溺水事故發(fā)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