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歸課堂|拒做低頭族
不知何時起,玩手機已成了許多人的“習慣動作”,飯局上、公交車里、開會時,甚至出游時都不忘玩手機。有人甚至調侃,隨著時代發(fā)展,這最遙遠的距離已經變成了“我在你眼前,而你卻在玩手機”。就連在高校課堂上,大學生低頭玩游戲、刷微博、聊微信的現象也早已不是什么新鮮事。
不過,近期,為了讓學生專心聽課,不再成為課堂“低頭族”,河源職業(yè)技術學院機電工程學院使出了奇招:通過班費購買手機袋,上課前,老師帶頭與學生一起將手機“對袋入座”。這一“對袋入座”的措施一實施,便在學生中引起了熱議。實施半個多月來,學生們的看法依舊不一。
每次上課前,學生都會把手機裝入手機袋中。
為防止課堂低頭族,高校推行手機“對袋入座”
把手機請出課堂,你贊成嗎?
措施 上課前,老師、學生手機入袋
上課鈴聲響了,老師站在講臺上講課,抬頭望見一片學生無心上課,低著頭玩手機,不僅覺得沒面子,也沒有信心再講下去,嚴重影響了教學質量。昨日上午,記者采訪河職院機電工程學院黨總支副書記黃亮時,他介紹,隨著手機技術的發(fā)展,不少大學生已成“手機控”,連上課也離不開手機了。
那么,如何才能讓學生回歸課堂呢?黃亮認為,除了課要講得好,讓學生改掉玩手機的習慣也是關鍵。去年10 月份,大一新生剛剛入學后不久,作為負責學生管理工作同時也兼授課老師的黃亮突發(fā)奇想,率先在其所帶的班級實行上課手機入袋的做法。“剛開始肯定有點不習慣,大家都是抱著試一試的心理,但一個學期下來發(fā)現效果還不錯,特別是科任老師反饋上來的情況都很好。”黃亮告訴記者,實施后,開課的科任老師課前帶頭,會自覺將手機放進袋子中。
目的 讓學生回歸課堂,打造良好學風
黃亮所帶的班級實行這一措施有成效后,他決定在該二級學院的所有大一新生中進行推廣。為此,該院下發(fā)通知,在班級上由輔導員與學生進行協商,開學后19 個班級利用班費自購手機袋,在課堂上開始實施“ 對袋入座”。機電工程學院團總支書記、該院思教課程老師楊成表示,本學期實施這一措施后,上課“低頭族”少了,盡管有學生存在“ 心不甘情不愿”的情況,但他希望這個做法能夠得到學生們的理解,畢竟在教學課堂上,師生之間需要彼此信任與尊重。
手機一下子離手了,對于不少“95 后”大學生來說,這或許需要經歷一段戒掉課堂玩手機習慣的“陣痛期”。在實施措施的這段時間里,學院老師、輔導員也收到學生們反饋的不同聲音。“有些學生不太愿意將手機放進袋子,老師也不能強迫,只能進行更好地引導。”黃亮坦言,目前該措施仍在試行階段,輔導員、班干部及科任老師只能對不太接受這一做法的學生進行“旁敲側擊”,慢慢引導,讓學生形成自律的良好學風。
河職院思教部辦公室主任溫文妮認為,課堂上讓“手機入袋”的做法可以加強課堂學風建設,對幫助改善學生克制 “手機癮”、學校教學管理、學生學習態(tài)度都是不錯的嘗試。不過,考慮到如今大學生個性較強,難免會有抵觸心理。溫文妮也表示,需要學生與科任老師配合,讓學生自覺自律去發(fā)覺課堂紀律有所變化。
為了讓這一做法得到推廣,機電工程學院還制定評選方案,在實行這一措施的大一班級中進行學期評選,能夠自覺實行的班級將在學年末獲評“優(yōu)秀班級”稱號。
記者參與課堂聽學生心聲
昨日上午,本報記者跟隨楊成,參與了機電工程學院智能控制技術大一學生的思教課。記者在課前觀察到,兩個前來上課的班級都已經配備了手機掛袋,手機袋樣式根據各班的班級人數而定,每個手機袋上會有 30-40個不等的小口袋,每個小口袋都設有單獨的口袋編號、名字,可以保證學生放手機后不會搞混。上課前,學生都把手機一一放入屬于自己的袋子,大部分袋子已被放入,但兩個班手機袋上的空袋均“顯示”:仍有部分同學沒有將手機放入。
課堂上,楊成拋出本報記者采訪的“課堂手機入袋” 話題,讓學生與記者面對面進行交流,共同探討課堂上實行這樣的做法合不合理,大家是否能夠接受。交流中,有對這一做法給予支持的學生,也有反對的聲音。本報記者記錄了部分學生的說法,主要如下:
自愿放手機進手機袋,覺得放手機后自己學習狀態(tài)變好了。
——“順德周潤發(fā)”
發(fā)通知時自己不太同意,第一節(jié)課同學們都放了,第二節(jié)課就少了很多,實行一段時間后,同學們慢慢習慣自覺在課前就把手機放在手機袋中。
——“江湖上的老劉”(班級學習委員)
手機不在身邊沒多大影響,個人不太喜歡數碼產品。有些老師講課生動有趣的,同學們都喜歡聽課,老師就沒有強求放手機進手機袋中。
——“不奢望”
一開始有手機袋要放手機就特別反對,覺得自己像小學生一樣,而且就算上交手機,上課也不一定會認真聽講,會出現開小差、講話甚至睡覺的情況。
——“梅子”
不同意放手機進手機袋,因為如果有什么急事別人聯系不上自己。
——“小黑”
發(fā)通知時,班群里同學們都極力反對,但作為班長要上傳下達也很無奈,我夾在中間很為難。同學們慢慢習慣了,也就自覺了。
——王一文(班長)
本報記者 吳奕鎮(zhèn) 實習生 楊志奇
相關閱讀
熱點圖片
- 頭條新聞
- 新聞推薦
最新專題
- 酷暑時節(jié),下水游泳戲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傷亡事件易發(fā)高發(fā)季節(jié)。近日,記者走訪發(fā)現,雖然市區(qū)河湖周邊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開的危險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為嚴防溺水事故發(fā)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