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西游記》有感
如果說,唐朝以詩為勝,宋朝因詞而名,那么,明代文學成就的重要標志便是一系列長篇小說的涌現(xiàn)和繁榮。每當人們提起一個朝代的文學時,便會列舉出如《三國演義》《水滸傳》等優(yōu)秀作品,自然也不會忘了吳承恩的《西游記》。
作為一部以佛教取經(jīng)傳說為主題的作品,書中自然有不少的宗教思想。從某種角度來說,唐僧師徒的取經(jīng)之路也是凈化人心、斬殺欲望的道路,是使心靈進入佛教境界的道路。但是,因為作者看事物的透徹性,對宗教及其門徒,都有嘲諷的批判。孫悟空的行為,整體是為佛教服務的,但其斬殺妖魔,以斗爭入教的行為,又是與佛教本質背道而馳的。尤其是對佛教中至高無上的佛祖公然縱容門徒收受錢財?shù)拿鑼懀炎栽偳甯叩姆鹱嬷糜趯擂蔚牡匚。書中所描寫的道士,也幾乎全是蠱惑人心、傷天害理之徒。所以在思想上《西游記》的內容十分復雜,并非簡單看看就能理解的。
《西游記》也為我們刻畫了幾個深入人心、家喻戶曉的主人公的形象。唐僧是取經(jīng)隊伍的首領。他虔誠,善良,不為富貴所動,不為美色所誘。但他又膽小、懦弱、優(yōu)柔寡段、缺乏主見,還有害怕被孫悟空牽連的自私。在他的身上,既有佛教徒的優(yōu)良品質,也有市井市民的小家子氣。孫悟空,是這本書真正的主角,最光彩照人的角色。他忠誠機靈,勇敢無畏,為取經(jīng)出生入死。如果說取經(jīng)前的孫悟空是一個斗士的角色,那么取經(jīng)后的他便是一個絕對忠誠的徒弟和斬妖除魔的英雄。他的形象似乎為我們證明了一個道理:在封建社會為王權服務,盡忠盡孝才是成佛的途徑。豬八戒在小說中的地位也十分重要,他不僅是作為孫悟空的陪襯而存在,更有其獨特的意義。他雖然有些貪吃好色,但仍不失憨厚淳樸,雖可笑但又可親。沙和尚的地位在小說中雖不是十分重要,但也不容忽視。盡管他并不神通廣大,但他吃苦耐勞、不計名利、顧全大局、識大體甚至舍身救人的品質贏得了大家的認同。因此,沙和尚雖無光輝偉績,但他盡到了一個忠仆的本分。
《西游記》對人民群眾也有十分廣泛的影響。各種人物的形象都已經(jīng)深入到人們的生活里。如豬八戒,根據(jù)他而創(chuàng)造的歇后語便有“豬八戒偷吃人參果——不知貴賤”,“豬八戒過河——倒打一耙”等。不僅在國內,《西游記》在國外的影響也十分巨大。據(jù)統(tǒng)計,《西游記》在世界上已有二十余種語言的譯本,這意味著它早已走出國門,走向世界。
龍川培英中學八(1)班 周瑾賽
指導老師:周玉紅
熱點圖片
- 頭條新聞
- 新聞推薦
最新專題
- 酷暑時節(jié),下水游泳戲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傷亡事件易發(fā)高發(fā)季節(jié)。近日,記者走訪發(fā)現(xiàn),雖然市區(qū)河湖周邊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開的危險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為嚴防溺水事故發(fā)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