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校學生連續(xù)13年零違法 東源縣以陣地建設撬動青少年普法工作
送法進校園、模擬法庭教育基地、社工介入涉罪青少年……在“七五”普法規(guī)劃實施過程中,東源縣司法局以提高全民法治素養(yǎng)為總目標,把加強青少年這個關鍵群體作為普法的重點對象,以各類型普法陣地為依托,致力構建全方位無死角青少年法治和安全教育網(wǎng)絡,從源頭上有效預防和遏制青少年違法犯罪低齡化、惡性化的趨勢。多年來,東源縣青少年學生學法主動性明顯提高、法治意識明顯增強、守法自覺性明顯提升,創(chuàng)下在校青少年學生連續(xù)13年“違法犯罪率為零”和“吸毒為零”的紀錄,為社會發(fā)展托起明天的太陽。
“校園套餐”普法廣撒法治種子
每個學期必開的模擬法庭活動,是東源縣廣大學子眼中的熱門項目。東源縣司法局給模擬法庭配備了相關的道具,又與學校合作組建了模擬法庭活動社團。“見證真實的法庭庭審,我感受到了莊嚴的法律,知道了法庭審判的程序,更讓我萌生了當一名法律工作者的想法,可以運用法律武器打擊犯罪分子。”東江中學學生朱冬婷對去年底在青少年模擬法庭進行的公開庭審印象深刻。那是一起涉毒案件,犯罪嫌疑人因結識社會不良青年,走上吸毒販毒歧途。庭審現(xiàn)場,審判長通過規(guī)范、嚴謹?shù)耐彸绦蚝屯ㄋ滓锥姆ㄑ苑ㄕZ,組織控辯雙方進行了法庭調查和法庭辯論,F(xiàn)場旁聽案件讓現(xiàn)場師生直觀地了解了案件的審理程序和感受到了法庭的威嚴,同時加深了毒品對家庭、人生帶來毀滅性傷害的認識。
走在量身定做的“法律套餐”——“百米法治文化長廊”上,師生在校園內就能受到法治文化的熏陶;百余個班級每班都有一份東源縣普法辦贈送的《法治日報》,讓青少年了解到國家法治建設進程,接受案例的警示。
作為東源縣首個省級青少年法治教育實踐基地,廣州大學附屬東江中學的青少年普法探索要追溯到2012年12月15日。此后,東江中學逐步推動《法治日報》進班級、憲法晨讀等,豐富法治教育基地的普法手段,營造濃郁的法治氛圍,為青少年學生主動學法、自覺守法、積極用法架起了一座橋梁,讓學生不斷提高法治觀念和法律素質。
目前,東源縣已建立青少年法治教育基地20個,全縣中小學均設有心理輔導室,全縣初級中學都建立了校園“百米法治文化長廊”。
社工介入涉罪青少年無一例再犯罪
青少年難免誤入歧途,東源縣司法局窮盡一切手段讓他們迷途知返。2018年至今,東源縣以政府購買服務的方式,引入“一片天”社會工作服務中心,對在矯青少年社矯對象開展心理輔導、心理測評、心理評估等,進行個性化矯治,并輔助必要的法治教育,確保其不再重新違法犯罪。
“青少年因心理障礙導致違法犯罪的,社區(qū)矯正重在矯心,清除心理障礙,重塑健康人格。”社工小李說,他們對心理有障礙的青少年進行回訪,時刻關注他們的心理健康,引導他們懂法崇法。
去年,黃田鎮(zhèn)的社矯對象黃某因犯電信詐騙罪被判處有期徒刑一年兩個月,緩刑一年半執(zhí)行。自小叛逆的黃某歷來與管教嚴格的父母溝通有障礙。其父母考慮孩子會“惹事”,不讓外出縣城打工,黃某則認為父母禁錮他。有一晚,他發(fā)信息給社工說:“我不想活了,很辛苦。生活沒有什么意義,我要自殺。”社工接到信息后,先通過信息要求通話,緩解他的沮喪。第二天,社工又上門看望并對其做思想工作,同時與其父母做好溝通,同意讓其外出打工。
社矯對象許某,一直對父母心懷怨恨,認為父母偏心,不關心自己一心只偏愛弟妹,才導致自己步入歧途,與父母說話不超過三句話就要吵架。許某動不動就嚷嚷要自殺,經常發(fā)一些割脈的視頻給社矯工作人員,并稱晚上睡覺時,感覺有貓或者小動物掐自己脖子、摸自己的臉。社工建議對她進行精神鑒定,在醫(yī)生確認其精神正常后,社矯人員明白了,許某的怪異行為只是為了引起父母等人的關注。隨后,社矯人員與社工對她格外關注,一方面給她講法釋法,一方面跟進梳理她的心理問題。多管齊下后,近幾個月以來,許某再沒有鬧過自殺,情緒穩(wěn)定,正常生活。
據(jù)悉,2010年9月至今,東源縣社矯對象累計接收1486人,其中青少年23人,無一例重新再犯罪。
本報記者 鄭婷影 通訊員 馮敏 陳舒
熱點圖片
- 頭條新聞
- 新聞推薦
最新專題
- 酷暑時節(jié),下水游泳戲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傷亡事件易發(fā)高發(fā)季節(jié)。近日,記者走訪發(fā)現(xiàn),雖然市區(qū)河湖周邊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開的危險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為嚴防溺水事故發(fā)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