芥菜的客家魂
多年以前,由于贛深高鐵的修建,我跟隨建設(shè)大軍來到客家古邑河源。當時駐地外有一塊小菜園,恰逢一場細雨,細密的雨線,像是活靈活現(xiàn)的精靈,把園子里的蔬菜,清洗得青翠欲滴。其中的一畦菜,油綠頎長的葉片,一下子吸引了我的目光,那就是其貌不揚的芥菜。
在客家人的餐桌上,芥菜是一道不可或缺的菜肴。它不僅營養(yǎng)豐富,口感獨特,在每一個客家人的心中,這“芥”不掉的美味,在歲月的滋潤下,承載著客家人的記憶和情感,成為了心中蘊藏的客家魂。
芥菜,從南到北、從西往東,是食用普遍的原產(chǎn)蔬菜,幾乎是沒有地方種植不了。人們吃了多年的“榨菜”“大頭菜”“雪里蕻”,甚至是“芥末”等,其實全部是芥菜。所以,芥菜也就不是一種菜,而是多種菜的統(tǒng)稱。
芥菜,它的身價十分微賤,其貌不揚,可以說登不上大雅之堂,在重要的宴席上幾乎難覓它的身影。但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對芥菜的藥用價值給予了高度評價。芥菜,在中醫(yī)理論中具有明目、益胃、宣通肺氣、化痰平喘等功效,使其成為了一種備受推崇的中藥材。
芥菜,不僅是客家人餐桌上的食材,更是一種文化和情感的象征。咸芥菜,雖其貌不揚,但一提起它,那鮮爽可口的味道便在舌尖泛起,惹人口舌生津。它既可開胃下飯,又能增添菜肴風味,讓人食指大動。每當品嘗到芥菜的味道,客家人就會想起自己的故鄉(xiāng),想起那些曾經(jīng)的日子。
據(jù)說,五胡亂華,客家人逃亂,遷徙嶺南。在漫長的歲月里,那一片綠油油的芥菜竟救了眾多人的生命。為了在今后的日子里吃飽肚子,他們學會將芥菜腌制成咸菜,終于熬過了最困難的歲月。據(jù)清光緒《嘉應州志》“物產(chǎn)篇”記載:“州俗多植芥菜,至冬月斫取,掛置數(shù)日,以鹽擦之曰水咸菜,曬干曰干咸菜,藏至十余年則謂之老咸菜,皆貯之于甕,無埋地中者。”因此,客家人在長期的遷徙中,芥菜腌制成為生存智慧,傳承至今。
芥菜,這種不顯赫赫聲名的平常的菜,曾受到文人雅士的諸多禮贊。詩人蘇東坡,曾在寓居惠州嘉祐寺附近時,就有種植芥菜的經(jīng)歷。他向鄰居王參軍借了不到半畝地,種上的就有芥菜。面對這種有靈氣的芥菜,蘇東坡禪意頓生,寫有《擷菜》一詩,其中有“秋來霜露滿東園,蘆菔生兒芥有孫。”
在客家地區(qū),除了作為食材,芥菜在客家文化中還有著更深層次的含義,被賦予了諸多神話色彩。在客家人的傳統(tǒng)中,芥菜被視為一種具有靈性的植物。他們認為,芥菜可以驅(qū)邪避邪,保佑家人平安健康。因此,在重要的節(jié)日和慶典場合,客家人都會用芥菜來祭祀祖先和神靈。
工地食堂的廚師姓駱,是河源客家人,做得一手當?shù)氐氐赖目图也。在他的巧手下,洗凈的芥菜?jīng)滾水焯熟后,馬上撈起,然后生蒜拍散,淋滾油,澆上豉油,那一絲清甜,一口芥香,一份爽脆,都在口腔中爆發(fā)出來,吃起來原汁原味,甘甜回味。駱大廚還有一道拿手好菜,就是咸雞包心芥菜煲,源自客家傳統(tǒng)烹飪,至今讓我難以忘記。咸雞經(jīng)腌制一兩天后,與芥菜完美融合,綿軟甘甜,入口即化。咸香滲透湯汁,平衡了雞肉的咸度,使其更加美味。
在河源建設(shè)高鐵的期間,我經(jīng)常到龍川縣城的朋友家做客。主人經(jīng)常用咸芥菜、冬筍片做鍋底的火鍋招待我。大家圍坐在一起,青綠色的咸芥菜在沸騰的湯水中輕盈旋轉(zhuǎn),如一朵正當盛開的花朵,屋內(nèi)暖意融融。喝上一口娘酒,夾上一筷咸芥菜,放進嘴里咀嚼,脆生生的,美味可口。當然在沸騰的火鍋中,再放入客家的豆腐丸、米粉、桂花魚……滿口的幸福味道,滋潤著味蕾,溫暖著我們身上的每個細胞。
芥菜,這道普通平常的蔬菜,雖然沒有登上大雅之堂的貴重,但是,我卻從中感受到在滄桑歲月里,客家人這份平凡的堅韌與美麗,就如扎根大地的鐵路建設(shè)者一樣,盡管飽受風吹日曬,但生命之花始終在心中綻放……
作者:鐵朦朧
熱點圖片
- 頭條新聞
- 新聞推薦
最新專題
- 酷暑時節(jié),下水游泳戲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傷亡事件易發(fā)高發(fā)季節(jié)。近日,記者走訪發(fā)現(xiàn),雖然市區(qū)河湖周邊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開的危險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為嚴防溺水事故發(fā)生,切...